九识昨天宣布与快狗打车在江苏徐州启动无人送货模式。
在此之前,新石器已经与滴滴送货在山东两地和云南昆明也启动了无人车送货模式。
随着滴滴送货和快狗打车的相继入局,货拉拉或许也已经在路上了。
这意味着,继快递之后,低速无人车找到了另一个增长场景。同时新石器和九识的项目中,都出现了地方交运的身影,看起来一些地方交通运输类国企也在尝试从这个领域获得新增长。
当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这个领域,对行业来说是好事。
不过如果放眼汽车和自动驾驶行业里,当小鹏的机器人走出猫步,并开始布局从芯片到算法的全链路;当华为的智驾方案覆盖一众车企业;当理想押注VLA路线,无论从资金投入、从数据量积累,以及在制造等等多个方面,都远超低速无人车行业。在低速物流这一垂直赛道里,各位玩家们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货运平台纷纷入场,城市批发市场带来的新空间
随着滴滴送货、快狗打车两大运力平台的相继入场,尤其是滴滴送货在多城的推进,都显示出在城市即时货运领域,无人车或许会迎来新的增长的点。
尽管对于批量低速无人车的进城,可能还存在着较大的政策和舆情风险。但地方国企们的跃跃欲试,显然会是无人车厂商的重要后盾。
同时从一些厂商谨慎的宣传策略也能看出来,厂商也在用各种方式规避风险。如在云南昆明项目中,明确提出是跟当地一家国际商贸城合作,从商贸城到周边的配送,并强调是当地一个区的试点项目,避免了影响的扩大化。
不过,即便在一些路权管控更为宽容的城市,无人车即时配送其实也主要围绕当地批发市场来开展。一方面批发市场的单量集中,货量充足,另一方面也便于无人车的停靠和调度。
批发市场的配送,和以往的快递配送其实不存在本质性的差别,其本质都是小B发小B。尤其是经济型快递,每一个网点就是一个独立的小B,发往固定的多个驿站。城市批发市场,也是从市场配送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小点位。与批发市场类似的模式,还有连锁品牌的城市仓发门店。
每个城市都有至少一个规模集中的批发市场,大中型城市会更多,根据行业的不同进行细分。有数据显示,中国至少有超过5万个批发市场,这里面确实会存在较大的城配需求。
除了货运平台的发力,有实力的批发市场自身也有可能自购无人运力。当快递的需求基本释放殆尽,城市批发市场有可能成为低速无人车获得新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
车企自驾高速发展,低速无人车有未来吗?
关于低速无人车的短板,我曾在过去的多篇文章里进行过提及,总体我认为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以及应用瓶颈,并且只是一种过渡性的产品形态。
低速无人车今年爆发式增长,短时间内新石器和九识两家头部厂商交付总量已经破万。但与乘用车行业的几大巨头相比,则多少香相形见绌了。
一方面,小鹏和理想,都在布局从芯片、算法,再到制造的全链路,并且车型不多,一致性相对比较高,这都意味着有非常大的高质量数据,支撑其技术的迭代。
尤其小鹏新版系统已经开始支持人车共驾,这意味着可以持续用人类的驾驶经验训练自动驾驶系统。
理想的智驾负责人近期也连番接受采访,理想在自驾领域属于是弯道超车,坚定的选择了VLA技术路线。并且从采访能看出来,他们已经产品得到了正向反馈,愈加对这一路线非常自信。
另一方面,华为布局了芯片与算法,覆盖了几大车厂。虽然没有直接入局汽车制造,但其本身有硬件制造能力,想象空间也很大。
在这样的行业格局之下,从物流这个垂直行业兴起的低速物流无人车,在自动驾驶这个赛道里,究竟能有多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