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756-518
欢迎拨打垂询热线!
公众号:china1umv
欢迎来到1号无人车网!聚焦无人驾驶物流技术与服务!
关注我们:
MORE+
推荐品牌
蚂蚁侠  云乐智能  一清创新  新石器无人车  中惠创智无线充电  沃美诺安全触边  易迦智车  行深智能  煜禾森  驭势科技  任吾行  九识智能  文远知行  易成创新  
新闻详情    NEWS
魔视智能冲刺IPO,三年交付330万套,仍面临亏损难题 | 智车星球
来源:智车星球 | 作者:智车星球 | 发布时间: 今天 | 202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智驾系统越来越像整车的“第二操作系统”,魔视智能这类拥有自研算法及软硬一体能力的第三方方案商,开始成为越来越多车厂的关键拼图。

  随着智驾系统越来越像整车的“第二操作系统”,魔视智能这类拥有自研算法及软硬一体能力的第三方方案商,开始成为越来越多车厂的关键拼图。

  9月26日,魔视智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以“特专科技公司”身份上市。

  魔视智能成立于2015年,为主机厂提供软硬一体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覆盖行车、泊车、行泊一体等。

  随着智驾系统越来越像整车的“第二操作系统”,魔视智能这类拥有自研算法及软硬一体能力的第三方方案商,开始成为越来越多车厂的关键拼图。

  

  截至2024年6月底(招股书报告期内),它交付了330万套方案,也在过去三年内亏掉了6.6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依然是-45%。

  客户方面,魔视主要客户包括奇瑞、广汽、北汽、长安、陕汽等多家车企,2024年,在国内第三方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商中,收入排名第8。

营收增长,但还没形成护城河

  过去三年,魔视交付了累计超 330 万套智能驾驶方案,产品落地节奏持续加快。收入也跟着涨了起来:

  2022 年至 2024 年分别为 1.178 亿元、1.465 亿元和 3.56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74.0%。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1.886 亿元,同比增长 76.4%。

  2022–2024 年,公司年内经调整的亏损额分别为1.35 亿元、1.66亿元和 1.70 亿元,2025 年上半年净亏损为 8519 万元。估算一下,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约为-45% 。

  高研发支出是主因之一。2024 年研发投入为1.60 亿元,占当年营收的44.9%。同时,应收账款周转期在 2025 年上半年达到 122 天。

  客户结构同样高度集中。2025年上半年,魔视的前五大客户贡献了66%的收入,其中最大一家就占了22%。虽然公司合作的 OEM 覆盖广汽、北汽、奇瑞、长安、陕汽等品牌,但在定价权、客户粘性和议价能力上,仍未形成稳固护城河。

  总体来看,尽管魔视在收入体量和产品结构上已有所提升,但无论是盈利模型、客户集中度,还是资金健康度依旧是短板,营收和出货量,还不足以构成真正的竞争壁垒。

  软硬一体交付能力是优势,也是壁垒

  工程能力是魔视的强项——把算法、硬件、芯片、交付拉通,让整套智驾方案快速适配、快速上线。

  比如2024年推出的第五代端到端系统,采用“视觉-语言-动作”架构,能够从感知层直接映射至控制层,跳过传统感知—预测—控制的中间处理环节。结果是信息损耗大幅减少,响应时间缩短。

  这一方案在城市 NOA、AVP 自动泊车等场景中已实现量产落地,首搭车型为奇瑞风云 T9。

  感知系统也不差。魔视采用基于 BEV 的融合感知框架,结合 OCC(占用网络)以及 VSLAM 视觉定位,在无 GPS 信号环境下,也可提供高精度感知能力,其方案在 KITTI 等国际评测中取得领先成绩。

  这些功能之所以能真正上车,靠的不是一两个模型“秀肌肉”,而是工程体系的跑通。

  魔视支持10种主流芯片平台,包括英伟达Orin、TI德州仪器、爱芯元智、赛灵思系列等。

  硬件端,它还自研开发了泊车域控制器,已在奇瑞车型量产,具备更高的算力利用率,和更低的成本结构。此外,其自动泊车产品 Magic Parking 的测试成功率已达98%。

  这些都建立在其自研的数据闭环平台之上,能把车辆端采集的真实场景数据、仿真生成数据、以及后装设备返回的数据统一清洗和管理,贯穿算法训练、测试验证和 OTA 部署的各个环节,是整套工程体系跑得快的关键。

  说白了,魔视不是那种“定义标准”的公司,而是那种“别人给需求,它能快速做出来并上线”的公司。它在算法、芯片适配、硬件、数据闭环上的系统能力,构成了它最核心的“交付壁垒”。

  这次IPO,魔视希望募集的资金主要用在两个地方:55%投到研发算法平台;20%用来扩大产能。剩下的分配给销售、出海业务和运营。

  如果成功上市,魔视将能获得资金和资本市场的支持,但是长期价值还需要建立更深厚的技术和产品护城河,以及更好的出货量、营收、利润等经营指标支撑。


产品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