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在2025外滩大会上哈啰正式对外发布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战略规划,并携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Hello Robot1)全球首发亮相,实现从出行平台向智能驾驶技术引领者的战略跃迁。
9月11日,在2025外滩大会上哈啰正式对外发布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战略规划,并携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Hello Robot1)全球首发亮相,实现从出行平台向智能驾驶技术引领者的战略跃迁。这也是国内继百度、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又一个重量级共享出行选手入场。
11日在外滩大会“共享出行下一步”见解论坛上,哈啰系统地阐释了其Robotaxi业务,采用端到端L4技术体系、全冗余车辆设计、生态合作战略及规模化运营蓝图。根据运营规划,哈啰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下线,2027年全球部署超5万辆Robotaxi车型。目前,哈啰已在湖南株洲启动商业化试点运营。
智能驾驶最重要的就是感知能力,哈啰自动驾驶联合创始人于乾坤首次完整披露了哈啰自主研发的“端到端L4技术体系”,摒弃传统模块化方案中感知、预测、规划、控制各环节割裂的局限,直接将多传感器输入映射为车辆控制指令,显著提升了系统响应速度与决策一致性。
令人注意的是,活动现场,哈啰还分别与启辰汽车、阿里云、地平线、禾赛等生态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进Robotaxi技术研发、整车制造与商业化落地。宣告哈啰从出行平台向智能驾驶技术引领者的战略跃迁。
目前,国内已经推出Robotaxi商业服务(收费运营)的公司主要有三家,分别是百度、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在开放运营的城市,消费者可以通过他们各自的App来叫车,享受Robotaxi服务。根据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百度“萝卜快跑”Robotaxi车队规模突破千辆,并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15座城市,订单量同比增长75%,并与Uber合作进军亚洲、中东市场,走向国际化;文远知行全球车队超1200辆,获Uber追加1亿美元投资。小马智行二季度Robotaxi乘客车费收入同比增长超3倍,Robotaxi车辆总数已突破500台,预期年底超1000台,第七代车型即将量产。
全球Robotaxi竞速也已进入千辆规模新阶段。美国Alphabet旗下Waymo被视为美国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领跑者,目前活跃于凤凰城、旧金山、洛杉矶、奥斯汀和亚特兰大。Waymo在上述城市运营着约1500辆自动驾驶汽车。另外,特斯拉于6月在得州奥斯汀市正式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扩张很快。
“目前单车每天能跑15单左右。”小马智行的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主要在北京亦庄、上海浦东、广州、深圳等区域运营,大众已经非常接受这个出行的方式,北京亦庄的早晚高峰时段,Robotaxi都是满勤上岗。并且Robotaxi好评率相较于传统网约车更高,很多乘客尤其看中无人出租车提供的私密性,“5分满分,用户给我们的真实打分是4.9分。”该负责人表示。
不过,在实际运行中无人驾驶出租车也有很多的槽点,如有时候太“怂”,该超车的时候不超,停在那里造成堵车;有时候又太“莽”,不该开的地段加速瞎开。另外,无人驾驶的安全性问题,仍然是大众最大的雷点。
Robotaxi能跑多快?何时才能赶上“老司机”?
“其实智能驾驶更安全。”北方工业大学教授、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介绍,根据NHTSA发布的调研报告中提到:在被统计事故中有约94%的事故是由人为失误引发,而智能驾驶从物理层面拥有比人类更快的反应时间,相应带来更高的安全冗余。纪雪洪表示,目前,智能驾驶采用渐进式的技术路线从L2逐步走向L4,智能驾驶越来越类人化,车辆操作越来越丝滑,参数达到3万亿级,更大规模的神经网络可能实现全场景覆盖……“马斯克甚至都感叹它感觉像是有生命的!”
“Robotaxi运营的圈将会越来越大,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将更加完善。”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说,“请相信,科技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