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10日获悉,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3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52%左右,我省于近日发布《江西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科技型、数智型、流通型、要素型四大功能类型,并提出16条细化措施,推动“江西制造”向“江西智造”转型。
记者9月10日获悉,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3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52%左右,我省于近日发布《江西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科技型、数智型、流通型、要素型四大功能类型,并提出16条细化措施,推动“江西制造”向“江西智造”转型。
支持建设重点产业专利池
围绕解决制造业附加值不高的问题,《若干措施》聚焦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出强化科技服务赋能、打造中试服务平台、推动工业设计创新、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水平、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发展低碳环保服务业等6个领域发展举措。
其中,在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培育与监管,加快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对接和集聚。支持建设重点产业专利池,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专利协同运用。强化创新成果奖励示范引领,对新获得中国专利和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银奖、优秀奖的单位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奖励10万元。
加快低空服务发展
紧扣当前新一代数智技术发展热点和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加速涌现,《若干措施》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培育壮大数据产业、加快低空服务发展、加强软件信息建设等4个领域发展举措。
其中,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支持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加快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商。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上线一批“小快轻准”的人工智能产品。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
在加快低空服务发展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支持低空科普、咨询、商务交流等产业化发展,加强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赣州国家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试验区及适航检测基地建设,吸引低空制造、研发设计、运营企业入驻。充分发挥江西飞行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作用,强化飞行员培训、飞机维修等功能。
推动现代物流提质增效
针对物流与产业融合不足、会展品牌影响力不强等问题,《若干措施》提出,推动现代物流提质增效、做强会展品牌、拓展国际商务服务功能等3个领域发展举措。
其中,在推动现代物流提质增效方面,推进现有物流园区改造升级,支持南昌等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加快发展智慧物流,推广应用无人车、无人仓、无人装卸等技术装备,鼓励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无人驾驶快递车、无人驾驶货运车试点。
在做强会展品牌方面,鼓励市场化方式举办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等会展活动。引进“世界商展百强”“全国展览百强”等会展项目,提升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等展会影响力。支持企业举办境外自主品牌会展活动,对参加我省在境外自主举办会展活动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力争全省每年举办展会活动300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