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智能物流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据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透露,截至6月底,深圳市10条功能型无人车跨区线路正式贯通,全国首个市域级智能配送网络成功构建。与此同时,深圳三大国有公交企业正在协同发力,依托公交体系资源,加速构建深圳无人车“全市域运营体系”。
10条无人车跨区线路总里程超30公里
据介绍,深圳10条功能型无人车跨区线路总里程超30公里。该网络以龙岗—龙华7条线路为核心,并覆盖坪山—龙岗、龙华—宝安、龙华—光明线路各1条,总计串联29条市政道路。东部公交、顺丰、美团等企业已开始依托该网络,探索物流配送、餐饮速运等场景的实际测试应用,为产业经济带来物流新变革。未来,居民可望通过相关APP追踪无人车配送轨迹,线路覆盖区域有望实现30分钟送达。
为确保无人车安全可靠运行,深圳建立了严谨的审核机制,包含企业申报、交通影响评估及专班评审三大环节。企业申报时需提交车辆厘米级精准定位、紧急制动等关键性能的检测报告。交通影响评估则通过实地勘察和车流仿真技术,全面分析无人车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并提前制定保障措施。所有申报车辆均完成了涵盖暴雨、夜间等复杂工况的安全验证。
由深圳市、区交通局和交警局、汽车办等多部门组成的专班,联合对技术指标、法规符合性及运行安全性进行严格评审,确保安全运营基础牢固。
搭建全国首个“公交体系+无人配送”融合运营框架
目前深圳全市运营功能型无人车已超300辆,无人配送网络在核心城区持续加密。为推动更多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深圳正依托公交体系资源,加速构建无人车“全市域运营体系”,推进“公交+物流”融合创新。
7月3日,顺丰、美团两条无人物流线路在福田梅林片区应用试点。无人配送车辆有序进出梅林片区巴士场站,身着公交制服的工作人员熟练地为它们更换电池、进行系统检查。而在西丽麻磡片区,巴士集团也已与白犀牛达成合作,实现餐食从员工食堂到车队的自动化精准配送。巴士集团透露,未来将依托场站和公交网络资源,探索无人配送技术在公交物资转运、小型包裹配送等各类城市末端配送场景深度融合应用,打造以公交场站为支点、高效绿色、覆盖广泛的“城市智慧物流微循环系统”。
做出新尝试的不止是巴士集团。记者从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获悉,目前,深圳东部公交也在复用公交场站网络资源,为顺丰、美团等企业及无人车企提供安全停放、高效充换电及本地运维一体化服务。
分析认为,公交跨界物流的创新发展模式为破解大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提供了新的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该模式有效提升了土地与设施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效率,破解城市中心区物流节点稀缺难题。
据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透露,深圳已建成了全国首个“公交体系+无人配送”融合运营框架,无人车全市域运营网络初具规模,服务覆盖100多个社区商圈,日均配送量突破10万单,服务场景也从民生配送延伸至制造业供应链、园区物资流转等12类场景。
年底上路功能型无人车将突破1000辆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深圳在推动功能型无人车发展方面动作频密。全国首个功能型无人车管理服务平台于近日正式上线,将以五大核心功能模块为支撑,在上路审批、路权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为深圳功能型无人车发展助力。7月1日,深圳市汽车租赁行业协会与新石器签约,大手笔达成了千辆级无人车合作协议,计划分阶段采购L4级无人车及配套技术服务,推动城市无人车租赁规模化落地。
据了解,目前深圳无人车用于配送环节,其运作模式主要是分段履约,即“两端分给人工,中间端交给小车”,其核心的作用在于承接接驳工作,奔波于网点和配送端之间,减少配送人员往返的路程和时间。按照规划,至今年底,深圳上路功能型无人车将突破1000辆。